《即断即决 ー神速是无敌的技巧》
原著名:【即断即決 ー速さは無敵のスキルになる】
作者:田口智隆(Taguchi Tomotaka)
前言
即断即决是无敌的技巧
想要存钱,却是个“月光族”。
想要创业,可还是个苦逼职员。
想要减肥,却不改变饮食习惯和健身。
…………
像这样的人,不在少数吧?
“等有时间了,如何如何”
“等再有点儿钱了,如何如何”
结果,想要做的事情却被自己的借口延误,并不了了之。
这本书,作者以自身的生活阅历。介绍了“即断即决”的做事风格和人生态度。
也许可以成为自己的一本人生参考书,也许正是一副“拖延症”的灵丹妙药。
在此,去粗取精。将本书的核心思想和最精华的部分翻译评论一下。
此书作者一度从濒临自我破产,走向了经济自由,并成为了成功的投资家。
正是从作者开始决定“即断即決,即行动”生活习惯开始改变的。
作者认为,“即断即決”一定会让人生好转起来,也是无敌的生活技巧。
拒绝优柔寡断。
第一章
为什么不可以有“拖延症”?
拖延症只有弊端!
作者曾经酗酒成瘾,每次宿醉之后总是想“什么时候就戒掉”。可总是很难戒掉。
喝酒不但影响力自己的身体健康,还带走了很多生产效率。
(想象,拖着宿醉的身子挤电车,到了公司工作的状态会好到哪里去?)
那个时候,作者给自己的借口是:“不喝酒睡不着”,“不喝酒压力大”。等等。
后来因为“痛风”被送入医院。医生告诫他,要戒酒。这个时候才意识到酗酒的危险性。
在作者起初戒酒的一个星期,明显感觉到了。
1.有正常意识的时间增加了。
2.有更多的读书时间并享受读书乐趣了。
3.有了更宽广社交圈和好的人际关系。
对于自己的恶习,越早越好,即断即決!
如果是酗酒下去,作者可能会失去健康,失去信赖和失去人际关系。
结论:“拖延症”会导致人生狂乱。
十年的人生计划经济。
优柔不断的人,不会有很多存款。
日本社会现状是:人口减少,经济成长不见起色,不能保障持续的涨薪,养老年金制度也逐渐破绽。将来退休养老,很多人会陷入不安定状态。
据统计调查,日本退休后,养老金全额大约需要3000万日元。
现在就开始计算,自己退休后需要多少生活费。并计划每月保持多少的存款可以保障自己一个安逸晚年。
35岁开始着手准备,65岁退休。每月需要存款8万4000日元。
45岁开始着手准备,65岁退休。每月需要存款12万5000日元。
仅仅是十年的差,存款的难易程度就会变得天壤之别。
各种各样的投资活动也是如此。
结论:存款或投资,越早越好。
第二章
成功者的工作速度快。
“即断即決”:
1.很快地拒绝。
2.很快地决定。
如果我看1个小时电视,就不可能读1个小时的书。
1个小时的时间,在我人生里永远只是1个小时。
作者的建议是,“即断即決”不只是快速地去做事情,还要快速地去拒绝事情。
(看一场电影,并不只是一张电影票的成本,还有这场电影播放的时间成本。如果不是部优秀的作品,我怎么能冒风险去牺牲时间和金钱呢?所以,先看看评分再说。)
结论:“即断即決”可以改变时间和金钱的使用方式。
排拒老旧的事物,新事物自然会进来。
有钱人往往并不讨厌“拒绝”和“放弃”。
而大部分人则会有这样的心理:
1.“已经坚持这么久了,成了习惯。不能说放弃就放弃。”
2.“如果现在放弃了,前面的努力不就白费了?”
3.“如果分手,先前的感情又算什么呢?”
等等,这样恐慌失去什么的心理。
但是,如果拒绝和放弃了老旧的关系和事物,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新的关系和事物。
情侣分手后,有人会觉得自己寂寞孤独,失恋之痛,悲苦不堪。
又有人会想,也许并不是理想的恋情,从此会自由,也有找到更合适的人的机会。
投资者,如果做了投资项目或买股票。稍有贬值,下跌。就会抛出。
也就是将风险降到最小,避免更大的损失。
结论:拒绝和放弃坏的习惯,好的习惯将自然养成。“即断即決”,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。
速度和利益的比例
在商场,有所谓的“先驱利益”。越是早一步,快一步涉足某个领域,就越是能获取更大的市场占有率。从而产生更大的利益。
就像互联网的各种新兴平台的诞生。
每一个平台的诞生,就意味着第一批先驱者能够成功。无论微博“吸粉”,自媒体受关注度,还是世界比特币的开采。都是先驱者占据了最大利益。
结论:关注变化和潮流,获得“先驱者利益”。
极端避免不能够产生利益的时间。
作者举例:
某次商务出差,和客户谈生意。但是电车因为人身事故,被延误。在3分钟后,电车正常运行的时间还不能确定。作者就改出租车前往与客户的约定地点。
交通费成本虽然增长了,但是减少了时间成本和错失谈生意机会的风险。
结论:将自己的总收入换算成每小时收入。就会知道自己的时间成本。
从最好吃的部分开始
作者举例:
吃任何料理,第一口应该是先吃最好吃的部分。
因为用餐刚开始的食欲和味觉是最渴望被满足的,就要从料理最好吃的部分开始吃,食欲将会得到最大满足。
寿司,一定先从最优质的开始。烤肉,也一定从最高级的开始。
往往人们把最好吃的留在最后,可最后,食欲和饱腹感已经被满足得差不多。即便吃最好的部分,也并不会觉得那么好吃了。
结论:明智的人,先从食物最好吃的部分开始。
成功者,要有“主心骨”
如果,人从早上醒来,到晚上睡觉。对遵循着“即断即绝”。日常中的细小选择,日益赴日的积累沉淀,那将会对人生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“主心骨”是指,对于以事物的判断基准所形成的价值观,行动方针等的坚持。
比如说,把健康饮食作为“主心骨”的人。在饮食上一定会考虑营养均衡,避免农药污染,选择有机栽培等的食物。
比如说,把储蓄存款作为“主心骨”的人。一定会简朴生活,将生活开支和成本降至最低。
而生活中没有“主心骨”的人,往往也都是优柔寡断的人。
“如果不和他去喝酒,可能会失去个朋友吧?”
“如果今天不加班,会被认为工作不够努力吧?”等等。
结论:即断即绝,坚守自己的“主心骨”,不仅能够让自己更快达到自己的目标。还不容易被身边,被潮流所诱惑裹挟。
第三章
设定大的目标,开始小的一步。
成功者,即断,即决,即行动!
“行动前要深思熟虑”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这样的保守思考,并不完全错。
但是变化多端的时代和社会。永远没有一个正解。
传统的日本人的观念是,花时间精心做好事情是美德。但现在的时代,并不一定是“好事多磨”。花时间,慢慢熟成变得越来越好的只有红酒。并适用商机。
不仅仅“即断即决”,“即行动”也是非常关键的。
当想要创业的时候,总是想:
“相似的商业形态也很多嘛。”
“好像要花很多钱。”
“可能会失败。”
也许会有积极正面的结果,但如果目光只停留在风险和负担上。永远会限制自己的行动。
结论:当付诸行动的时候,就已经达成了80%的成功。
“要是……的话”的口头禅,限制你的行动力。
“要是有更多钱的话,……”
“要是再有点儿丰富经验的话,……”
“要是有更多薪水的话,……”
身边有没有喜欢用这样的口头禅的人?
这些人的“……”将永远不会发生。
因为这些人,在还没有行动之前,就被自己的假设限制了行动。
这些假设条件,并不一定是成功的先决条件。
结论:从你可能做到的范围内开始行动。而不是等一个先决条件的具备。
“目标思考”
“即行动”还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。
比如说,想要学习英语的人。一定是先有某个目标才会做好它。
“将来想要去海外生活工作。”
“想向外国游客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,并期望友好往来。”
“想和外国友人有更深度的交流。”等等明确目标。
一旦有了这些明确的目标之后,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会被提高很多。
相反,如果是
“能懂英语的话,可能会对找工作有利。”
“身边的人也在学英语,所以我不学不行。”等
这样的理由去学英语。基本上是痛苦和受挫的过程。
同理,
想要变得有钱。
就应当想,
“变得有钱,想要做什么?”
“大约需要多少钱?”
“截止到什么时候想要达成目标?”等
具体明确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。
基本上,追求的目标越大,所要放弃和牺牲的也越多。追求的目标越小,所要放弃和牺牲的也越少。
想要赚更多的钱的同时,可能会牺牲陪家人的时间,过度工作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健康状态。
结论:目标具体化。以判断基准来确立“主心骨”。
分割目标,即行动
“确立一个小目标,赚它一个亿。”
也许这对一般人来说,并不是一个小目标。
但是,如果以“赚一个亿”为大目标。根据自身的条件,或以五年,或以十年为期限。
如何达成呢?只看大目标。好似有点儿漠然。不知从何下手。
如果把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,也许会看起了更可实施。
【第1年考取必要资格证】→【第2年跳槽高薪职位】→【第3年开阔商界社交圈】→【第4年寻求赞助和投资机会】→【第5年创业】→【第6年上市】…………【第10年赚他一个亿】
可以再细分
【今年该做的事】
【这个月该做的事】
【这周该做的事】
【今天该做的事】
结论:想象一下三年后的具体目标。并细分化。
“第一步”的成功迈出
做事情,往往“第一步”是最难迈出的。
冬天里,出门长跑。往往也是第一步是最难的。当跑起来,身子也就不会感觉冷。反倒是享受冬日爽心净肺的空气。(linlinxing经验谈,笑)
如果“第一步”的难度很大,可能在迈出这第一步之前就产生了放弃的念头。
第一步可以是很小的一步,但一定要找到迈出去的动力。
想要减肥健身,但三天热度退去后。就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习惯。
如果是加入了高额健身俱乐部呢?不去岂不是很浪费?如果再聘请了专业健身指导教练呢?不去岂不是很丢脸?
这都会成为迈出第一步的动力,也是达成目标,适当的压力。
当锻炼出了好身材体格,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。即便没有教练,即便不去健身房。日常中自己也会想办法锻炼身体的。
结论:先从花钱的方案开始迈出小小的第一步。
“行动日记”
达成大的目标,每天的小积累是不可或缺的。
如果朝着定下的大目标,每天记录自己做得好的,和做得不好的事情。
那么,就会明朗自己现在的行动和自己目标的关系性。也有利自己的节奏和路线调整。
1.监视距离目标达成的进度。
2.客观评价自己的行动。
3.随着日记的页数和册数增多,会增强自信。
结论:记录每天的行动,成为达成目标的原动力。
下一篇:书评《即断即绝 ー神速是无敌的技巧》下篇
Comment